1) 终于读了 Jhumpa Lahiri 的小说 The Namesake,我很是喜欢。这是讲一家印度移民在美国落地生根的故事,透着些伤感。让我特感动的有三段:一是儿子 Gogol 去处理爸爸的后事,面对空空的公寓默默流泪(哎,我都记不清是他流泪了还是我流泪了);另一段是曾经胆怯的儿子想起和爸爸一起手拉手在鳕鱼角的尖尖上一直走到海里,爸爸说,儿子你要记住今天我们一起做的这件快乐的事;再一段是妈妈要搬回印度前最后一次在家请朋友聚会,儿子去拿相机拍照,在纸箱里发现当年爸爸送给他的那本果戈里( Gogol, thus the namesake)的短篇小说集,爸爸的笔迹写着“the man who gave you his name, from the man who gave you your name”。我唏嘘不止。不准备看电影,一般电影都比书差多了,那电影的招贴画让我认为是一部爱情片。我不认为这是本爱情小说。
2)前些日子随大溜订了个可听书 The Time Traveler's Wife,还且等了一段时间呢。很多人会觉得这本书或电影很浪漫,原谅我一点儿也没感觉,反而认为一个大老爷们老男人不该时空旅行回到从前去打扰一个小女孩的成长。本来吗,小女孩应该和同龄人一起长大,也许和一个小男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本书实在听得我度日如年。我一个科学工作者尤其觉得书中对男主角时空旅行的解释--基因的突变--非常非常地费解,这一点就已经很可笑了,所以我无法产生浪漫的感觉。哎,不知道这说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3)上个月有一天这里突袭抓时代广场爆炸案的有关人士。其中那两个人住的地方就在我原来住的地方同一个街区。哎,你永远不知道你周围住的是什么人。那天我还看见有三架直升机呈静止状态盘旋在Brookline上空,就好像好莱坞大片的架势,但是其实是执行这一次抓人的任务。我思索了20秒钟我要不要拍照,然后否定了,因为我在开车,掏相机要至少30秒,这种场景还不好取景。等我转到BU Bridge的时候,就看到一个路人,用一个卡片机拍这些直升机。看来有新闻敏锐力的,不止我一人。还有,你们是不是也觉得爆炸案嫌疑犯太笨了?当然,这是我们的幸运。
4)为什么我有两个音乐播放器,加起来放了至少50G的音乐,我还总是找不到要听的呢?难道是我喜新厌旧?或者很多音乐不适合工作的时候听?比如说交响曲或是协奏曲就不适合,那些是应该沐浴更衣,静下心来欣赏的。流行音乐呢,我怕我会在心里跟着唱,就没法安心工作了,况且有些流行音乐一年听一次就够了,可能也只有阿菲和齐豫能让我反复听。我真是难伺候啊。
5)前些日子饮用水总输水管破裂,城市紧急调用后备水源,是水库里的积水,据说因为是积水怕没消毒干净,有细菌,所以州里发布煮水令,说是不光喝的水,连刷牙,洗碗都要用煮过的水。我尝了尝煮过的水,一点异味没有啊,就放心地用冷水洗碗,刷牙,因此遭到了同事的质疑,认为我不把煮水令当回事。我说,我是从中国来的,我们从来都是煮水喝的,显然是有经验对付这种情况的。我不知道的是,星期六下午三点多输水管破裂,到晚上所有超市,药店,任何你能想到的地方的货架上的瓶装水和一次性盘子杯子就全被买光了。呃。
6)礼拜一空气质量奇差,灰蒙蒙一片又一片,像极了北京上海,州里又发布了空气质量警告,说没事别出门。原来是加拿大魁北克省森林火灾的烟被吹过来了。我正好有理由少跑了五公里。我就不禁为国人悲哀,要是按照麻州的标准,不是哪天都不能出门了?我记得二月到北京的那天,太阳好像蛋黄一样的挂着天上,还不是总能像蛋黄,有时候连黄颜色都透不过来,长安街上可见度是大约两百米。我忽然有心理作用般的觉得呼吸困难,好在我很快地克服了这种我认为很不爱国的心理,又畅快的消耗着我赖以生存的氧气了。曾经有段时间,据说Charles河也是污染严重,有首歌唱的是“I love that dirty water, oh, Boston”,我想某天也许我会唱“I love that dirty air, oh, Beijing”。希望北京也像波士顿一样,把脏的东西变干净。